2018年2月25日 星期日

Acoustune HS1551CU評測(2018.2.13)

Acoustune的作品,筆者以前就已經介紹過其中一款HS1004,直到現在HS1004都一直在筆者的身邊服役,Acoustune所推出的動圈耳機在近年迅速成為Head-Fi界不可不留意的產品。


HS1551CU跟系列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是Made in Japan而不是Made in China,外殼是純鋁CNC拉絲加工製成,而裝載單元和接頭的部分,是黃銅CNC拉絲加工製成,分成兩部分,並沒有完全的接合是為了抑制諧震對聲音帶來的壞影響。單從外觀跟過往系列完全不相同,也比以前的產品都要重,不過這次是選用可換線的MMCX插頭設計,可玩性大大提升。
HS1551CU使用了Φ10mm Single Dynamic Driver(10mm動圈單元),再加上第3代Myrinx醫療級別物料振膜,線材由114條的OFC無氧銅線組成的4線芯的MMCX耳機線,線材雖然較粗但勝在廠方下足苦工,並沒有出現明顯的聽診器效應。抗阻32Ω,即使在手機上使用都沒有出現難推的情況。


PLenue 1驅動HS1551CU
「Weight of the world/English Version」 24bits/48kHz NieR:Automata Original Soundtrack
HS系列一直都有著橫向音場非常廣闊的特點,在這次HS1551CU調整了這一點,不僅是橫向音場廣闊連縱向音場也有著不俗的表現,聲音密度飽滿,細節呈現不俗,低頻下潛深度不俗而且量豐富,動態感有出色的表現,足夠奔放之餘也控制力度得宜,人聲線條也算清晰,高頻雖然偏暗,不過勝在延伸較自然,不會有一絲不協調感。
Acoustune的作品一直都被筆者留意,這次的HS1551CU相信是Acoustune對自家的產品的一種新的摸索,這種風格也較符合大眾的口味,雖然是日本製造,但價錢也沒有去到較貴的地步,反而在這個價錢能買到素質和造工非常不錯的耳機,加上豐富的配件,也自然吸引到不少的人去試聽及選擇這一款耳機。
售價:$3,980嗚謝:英京影音中心(23915331)圖/文:漢@MusicUnion

ALO Audio Gold 16 Cable評測(2018.2.5)

ALO Audio Gold 16 Cable評測


ALO Audio作為一間線材大廠,出產過不少HI-FI及HEAD-FI線材為人所使用,而這次的主角就是ALO最近推出市場的旗艦線材產品Gold 16 Cable。
近年的耳機產品不斷的推出亦有定位上升的趨勢,這次ALO Audio就像是為了迎合這種趨勢而推出的Gold 16 Cable,作為旗艦級產品,Gold 16 Cable的定價為$7,800,分別有2針/MMCX及2.5mm/3.5mm/4.4mm的組合以供不同耳機和播放器的玩家所選擇。這樣的定價,做工材料等相信也絕不馬虎,筆者手上的是MMCX配3.5mm的組合,一拿上手第一眼當然就是金色的線材,Gold 16 Cable是16絞線材,而每一絞都有24芯的無氧銅鍍金物料(Gold Plated OFC Copper),再加上使用了FEP(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作為軸心,減少集膚效應對全頻傳輸的影響。


Gold 16 Cable採用了「平均絞織」的方法編織,據說能令聲音的低頻下潛更深,音場更廣闊,除此之外,這種編織方式也讓線材變得相當的美觀,只需要在一段線材的兩邊分別施以少許外力擠壓一下,就能看出「平均絞織」帶來的美觀感。
Gold 16 cable線材整體沒有筆者想像中的較剛硬,柔軟的線材能很好的避免出現聽診器效應的出現,使用了一段時間,唯獨是耳掛部分要調整有些難度,鋼絲在挫曲到一定程度後也沒辦法再繼續調整成較貼合耳朵的形狀,對於較常把耳機線放在前方的人會有一絲不便。這算是一點的不足吧。



以Astell & Kern A&ultima SP1000驅動替換了Gold 16 Cable的Campfire Audio Andromeda
「涙そうそう」夏川りみ 16bit/44.1kHz
無論是SP1000或是Andromeda(仙女座)的實力都不用在此強調,比起原來最大的分別就是樂器的更讓人感到自然,三線的彈奏所帶出的躍動感增強了不少。低頻下潛深度也有所增強之外,得益於音場變得廣闊,整體的氛圍也有所提升。
「花舞-hua wu-」Kitkit Lu 24bit/48kHz
即使是沒有人聲的室內樂,仙女座配上Gold 16 Cable的表現力也足夠令人驚艷,比起原來更廣闊的音場讓人感覺到像在一個森林而不是一個小花園,高頻變得更加細膩,無論是在一旁的搖鈴聲或是鋼琴結像都非常的自然,不會讓人感到生硬感,特別是搖鈴所產生的泛音。


Gold 16 Cable給筆者最大的感覺就是Andromeda(仙女座)的專用升級線的錯覺,畢竟是ALO Audio出品而Andromeda(仙女座)又是ALO Audio子品牌Campfire Audio的產品。Gold 16 Cable對於中低頻都有不俗的提升加上廣闊的音場,如果想進一步提升手上的耳機的話,Gold 16 Cable會是一個值得一試的線材。
售價:$7,800 嗚謝:英京影音中心(23915331) 圖/文:漢@MusicUnion

DITA the truth cable(銅線版本)評測(2018.1.23)

DITA the truth cable(銅線版本)評測
Van Den Hul於1980年在荷蘭成立,廠家一直以運用獨特的處理方式與最先進技術及他們的線材設計師A.J. van den Hul多年來的經驗與設計哲學來增進聲音轉換與音樂信號的傳輸,在這次要介紹的是The Truth Cable(MMCX版本)。這款線材亦有被使用於來自新加坡的Dita Dream,就是使用了DITA the truth cable(CM兩針版本)。



樸素簡約的盒子,打開就只有一個小袋,裡面放著這次的主角DITA the truth cable,以及一個專用的2.5mm轉接頭,另外還有一本小小的說明書。the truth cable使用了Van Den Hul專利的3T碳底線材,在3.5mm/2.5mm插頭端有Cable Viewer,能夠看到線材和編織細節。無論是3.5mm/2.5mm都是使用了L型設計,減少線材折彎而引致接觸不良,使用了Awesome Plug可轉換插頭的專利設計,線材端有四針和"凸"型設計,而3.5mm/2,5mm插頭端有四孔和"凹"型設計,保障安裝插頭時不會出現錯位的情況,還有扭緊上鎖的設計能保證不會出現鬆動的情況。線長1.2M,線材較硬,容易出現聽診器效應,而且也不容易拉直。整體線材造工精良。




Cowon PLENUE 1+oBravo HPA-1驅動Campfire and Andromeda+the truth cable
"When You're Gone" Avril Lavigne 16bits/44.1kHz
對比起原線的仙女座,人聲位置相對較遠一點,高頻延伸也沒原來的好,低頻動態較好,但下潛深度也不俗,樂器位置較原來的清晰,出來的聲場也比原來的大,整體氛圍也較原來的出色,減少了原來仙女座的那份甜美,換來的是對整體音場細節的提升。


the truth cable屬於提升較平衡的線材,筆者相當喜歡原版線材仙女座的人聲還有高頻,但聽過這次的組合也很難取捨,the truth cable相信較討好雜食向還有對音場細節有一定程度追求的玩家。
售價:$3,980嗚謝:英京影音中心(23915331) 圖/文:漢@MusicUnion

ATH-MSR7SE評測(2018.1.16)

ATH-MSR7SE評測
Audio Technica(通稱鐵三角)在Head-Fi一直佔有一席位,也是Head-Fi日系公司較出名的,所以筆者也不作什麼詳細的介紹,而這次帶來的是鐵三角公司推出的限量版便攜式耳機ATH-MSR7SE。
ATH-MSR7有一個為人熟悉的別稱,就是"陌生人妻",雖然只是諧音,但因為鐵三角的產品一向偏向女毒而出名,也令不少人都有因為這別名的關係打聽過這支耳機,經歷近年的調音風格不斷改變,可見鐵三角一直在摸索新的自我風格,比起MSR7普通版,這次的MSR7SE更能體驗出這一點。



MSR7SE跟MSR7外觀形狀幾乎相同,但MSR7SE是選用了日本傳統色系的紺藍色(こんじょう)配上金色,紺藍色一般出現在傳統書畫,較著名的有古時"葛飾北斎"的「富嶽三十六景」。選用這種配色也是說明鐵三角對MSR7SE的重視程度。作為MSR7的限量版,也不只是配色上的分別,耳罩旁邊也只是採用了鐵三角的金色圖案。作為便攜式耳罩的定位,MSR7SE的重量跟MSR7一樣都是290g,配戴感也不錯,支架的鬆緊度保證了用家外出時的穩固,記憶棉耳套和耳墊舒適感十足。MSR7SE使用了Ø45mm「精準運動」高解析音響驅動單元加上類鑽碳纖覆層鍍振膜,用以提升高頻的表現,再加上雙層空氣控制技術,務求還原真實好聲音。



MSR7SE附帶有四條耳機線,分別是1.2M和3M的普通線材,1.2M的帶線控耳材,再加上MSR7SE專用耳機升級線6N-OFC+OFC線材。更附帶有專屬的保存盒,除了保存耳機外,也有一個用來保存耳機線的小保存袋,裡面能放入三條的耳機線,無論是對耳機或是線材的收納都十分理想。
雖然MSR7SE跟MSR7一樣定位是便攜式的耳罩,阻抗為35Ω,就算以手機來驅動也是有不俗的表現,不過還是盡量逼出MSR7SE的潛力,所以還是選擇了筆者常用的PLENUE 1再加上oBravo HPA-1,來測試這支紺藍色的"陌生人妻"。




"Planetes (from BEST AL"ALTER EGO")" EGOIST 24bits/96kHz
人聲稍前,得益於單元和振膜,人聲更富有立體感,清楚感受到歌手的嘴形,也能感受到一絲一絲的甜美,不能不說MSR7SE的毒是一種慢性劇毒(笑),高頻具延伸性,低頻反應較一般,下潛深度也說不上深,但動態明顯有所提升,加上出色的包圍感,音場算是中規中矩,整體解析度還是相當滿意的。



總結來說,MSR7SE除了是MSR7的升級特別版外,更是對自家風格的一種新體現的產品,吸收了近年的新風格和過往劍走偏鋒的風格,磨練出新的風格,無論是溫柔傷感或是熱情奔放的女性也能很好的發揮,不再像以前被限制於幾種聲線。雖然低頻的表現可圈可點,但中高頻的亮眼表現已經很好的補足低頻的不足,甜美的人聲加上優秀的包圍感令筆者感覺鐵三角的"女毒"以成長了的姿態回歸。無論是過往的鐵三角支持者又或是正在尋找一支女聲優秀又便攜的頭戴式耳機的人,MSR7SE都是一款成熟並值得推薦的產品。
售價:$2,600嗚謝:英京影音中心(23915331) 圖/文:漢@MusicUnion

JH Audio TriFi評測(2018.1.12)

本次的主角是JH Audio的TriFi香港限量版,近年JH Audio積極與Astell & Kern合作推出多款作品,不過這次JH Audio帶來的是Triple.fi 10 Pro的週年復刻兼香港限定版的TriFi,向當年的經典致敬並踏出新一步的意義的感覺。



TriFi早在16年就已經在日本推出了1000的限定版,而這次亦在香港推出限定版,跟日本限定版不同之處就是外表,日本版本的飛行女孩就像在天空飛奔,而香港限定版就像是在星空飛翔一樣。外殼由3D打印,選用了黑瑪瑙配色並加上細小的閃粉作點綴,左邊印上trifi大字,而右邊就印上飛行女孩,加上像星空一樣的外殼,加上刻上限定版的獨立編號,不得不說毒到筆者了。跟Triple.fi 10 Pro不同的外型,但同樣也是使用了1高1中1低的3動鐵單元設計,採用了Freqphase導波管道設計,令各單元的聲音能保持一致的時間到達耳朵,令整體準確和還原度都提升,較長的管道亦保證了隔音的能力,採用的是兩針的CM頭設計,保證了更換的選擇性,導管止的雙孔設計輸出音樂。外殼大小相比JH Audio的耳機較細小,重量也較輕,佩戴相當舒服。
雖然是Triple.fi 10 Pro一樣使用了1高1中1低的3動鐵單元設計,但改善了Triple.fi 10 Pro當初凹陷的中頻,並在三頻加強的基礎上擴闊了音場,雖然向經典致敬但也符合現今市場的口味,尤其是Triple.fi 10 Pro較凹陷的中頻,在TriFi得以改善,人聲變得較突出,入耳第一感覺依然像Triple.fi 10 Pro一樣,強勁的低頻,量適中,下潛深度也足夠,較開揚的聲場加上不俗的定位,即使使用筆者的手機oneplus 3T,不用太高的音量也能推動,算是不俗。


以Cowon PLENUE 1推動TriFi,"君をのせて" 井上あずみ 24bits/48kHz
歌曲的低頻量不多,足夠的下潛深度和動態表現實在不俗,並沒有蓋過歌手的聲音,人聲清晰較還原,得益於較闊的音場準確樂器定位和不俗的分析力,再加上不俗的錄音,都能清晰呈現出樂器的線條感。
總結來說,TriFi是相當優秀的一款中階耳機,加上兩針的CM頭設計加大了換線的可玩性,各方面的提升也是值得期待,這次更是香港限定版,入手的意欲也會更濃,比起JH Audio近年的多單元的耳機,TriFi更像是回歸到多單元的初心,帶給筆者恰到好處的感覺,畢竟也不是愈多單元就代表聲音愈好。
售價:$4,980查詢:英京影音中心(23915331)圖/文:漢@MusicUnion

2018年2月21日 星期三

Campfire Orion評測分享(2017.12.17)
Campfire Audio是ALO Audio著名線材廠商的子品牌,Campfire Audio雖然短短成立只有三年,但已經有非常高的人氣和不少的支持者,除了是因為作為ALO Audio的子品牌而帶來的人氣外,亦要歸功於Campfire Audio所推出的耳機素質的確不俗。Campfire Audio的耳機都是使用星座或是天體相關來命名,正如品牌名稱Campfire,坐在營火欣賞著天上的繁星,不得不說 挺有意思的。

這次要介紹的就是Campfire Audio在16年所推出的單動鐵耳機Orion(獵戶座),外殼材質是陽極化處理精工鋁,鋁殼能消除一些干預性的諧振,棱角分明的外表雖然顯得有點粗獷,但在三顆銀色的螺絲再加上一點小燈光下,就像望向天上的小小星光一樣。整個系列除了外觀一大特點之外,整個系列另一個特點就是抗阻並不高,Orion的抗阻只有14Ω,只用手機也能輕鬆推動。重量與耳機外觀不太符合,只有23g。作為ALO Audio的子品牌,Orion配備了ALO Audio的入門級Tinsel線(高純度鍍銀銅),也是該系列的一大賣點,不過該線材的聽診器效應較明顯。附帶三套Comply Tx 400耳棉(C套),三套耳膠和清潔工具。接口為常見的mmcx,但不知道是不是筆者的使用姿勢不太對(笑),無論是以前的Lyra或是Orion都在入手一段時間後mmcx插口出現問題而不得不送回代理修理,雖然mmcx插口比較容易出現問題,但是也令筆者使用這系列耳機格外小心。
Orion是使用了一動鐵單元,雖然只有一個單元,但三頻有著不俗的表現,低頻下潛深度以性價比來說不錯而量適中,低頻回彈較快是美中不足,中頻人聲突出而且能清楚感覺到口型的程度,中高頻都顯得清澈明亮,不過高頻過亮而顯得有點失真,整體聲音較薄,加上明亮突出的中高頻,令不俗的低頻有點被搶風頭。解析力屬於中規中距,但也是一個動鐵單元的原因,音場較小,層次感欠佳,但勝在氛圍營造不俗,音場較窄小而人聲突出就像在一個微型音樂會中坐在歌手前欣賞。唯一不太討好的是有點過亮的高頻較影響長時間享受音樂,除此之外,Orion的價錢目前在2000港元價位左右,在這價位Orion還是筆者首推之選。
"帰り道" anderlust 24bits/96kHz
在配合Plenue 1下,不需要太大的聲量就能駕馭Orion,較近的人聲就像一些MV中歌手在你面前唱歌一樣,歌曲本身低頻量較多,在Plenue 1和Orion的配合下低頻動態較佳,下潛不錯,本來想著低頻的量有點多,會不會出現混亂,但結果還是合格。
"Graduation Song -SONATA- -終楽章-" Kitkit Lu 24bits/48kHz
Orion的明亮的中高頻在這首樂曲中發揮出來,每彈一下琴鍵都清澈明亮,加上一點點的泛音帶出了樂曲的小傷感。
Orion本身素質不俗,只是較清澈明亮的中高頻會讓人難以取捨,想找一隻中高頻有亮眼表現的人會較喜歡,但歌曲太多高頻突出的話Orion就顯得有點過了。表現不俗的三頻,單單元的解析力,較突出的人聲都是其賣點,本身比較雜食,喜歡聽流行曲,預算合理的話,這支Orion是值得推薦大家列入考慮的。
查詢:英京影音中心(23915331)圖/文:漢@MusicUnion
MDR-CD900ST 日本錄音室最常出現的耳機(2017.11.21)
這支由SONY生產的耳機,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或是聽過。SONY更不用筆者來介紹。
MDR-CD900ST基本上是所有日本錄音室都必備的監聽耳機,也有人說全世界大部分的錄音室都有使用這支耳機或是海外版的7509(CD900ST是日本國內限定,而7506是海外版),雖然這樣的說法是有點誇張,筆者手上也沒有數據去肯定或是否定這說法,但大家不難在一些歌手與錄音室特別是日本方面的圖片或是影像中見到CD900ST和7506的身影。




這支耳機基本上是日本本土限定的,當然只是"基本上",理由大家懂的(笑。重點是無論大家在那裡購買CD900ST都是沒有免費保養的。在日本的SONY MUSIC網站能找到這支耳機的詳細資料。因為它是針對錄音室而設計的,CD900ST的包裝非常簡單,外盒是紙皮箱,表面只有一張簡單的標籤,打開就只會看見CD900ST,CD900ST本身是6.3MM插頭,如果想使用DAP享受就需要加裝轉換頭,本身線材的長度有2.5米之長。
CD900ST是歌手用來檢測歌聲的錄音室耳機,當然不能強求太多,音場窄,聲音沒有太多渲染,整體聲音偏薄,人聲相當近,接近在耳邊唱歌的感覺,要是說適合用來聆聽什麼歌曲的話,大概只有女歌手慢歌。有興趣可以入手一條當小玩具,但要是用來享受的話,大概價位會有更好的選擇。
圖/文:漢@musicunion
erib-1w評測(2017-10-01)















這次的主角是OBRAVO AUDIO的erib-1w。

感謝借出的Hi-Fi 入耳式耳機erib-1w,讓筆者感到誠惶誠恐。
erib-1w採用相思木外殼,手感非常棒,單元是由8mm氣動式高音單體和12mm動圈式單體組成混合式單體設計。線材是無氧銅,以編織物料作外層保護,不過編織物料偏硬而且耳機是使用了垂耳設計,附帶大中小各一組的Comply記憶海綿套,耳機重量為35g。
MMCX接口位置使用了特殊設計,為了防止MMCX經常誤觸轉動而產生雜音,廠家有推出2.5平衡線可以選擇購買使用,本身亦有6.3mm轉接頭可供使用,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前端來選擇使用那一種插頭。
因為線材偏硬的關係而且使用了垂耳設計,在筆者外出的時候比較容易出現聽診器效應,像筆者一樣經常在外的時候享受音樂的人,這一點多少會有點扣分,不過本身是附帶了一個6.3mm的轉接頭,大概原廠的用處也就是把erib-1w定位在外出和在家都能充分享受的耳機。因為筆者使用的是原廠本身的耳膠,隔音方面也說不上比較好,如果使用C套的話,效果應該會相當不錯。
雖然抗阻只有16Ω手機都能較易推動,不過並不代表erib-1w容易服侍,前端還是比較有要求的,要是前端的推力和解析力不太足夠的話,會出現齒音等的情況,不只是對前端要求高,對歌曲的錄音要求也不低。




耳機還沒達到完整的狀態,這對耳機音色偏暖,在前端的推力不夠的情況下還是會有點糊的,第一次把erib-1w放進耳朵的時候整體感覺就像把2.0系統放到耳邊,人聲比較靠前圓潤甜美,相當適合聽女聲,能感覺出歌手的口形。低頻量較少,不過動態非常棒,雖然量屬於偏少但下潛深度適中,高頻延伸相當好,解析力亦屬於上乘。比起大家經常接觸到的入耳式耳機,erib-1w更像家用系統,在三頻都有著出色的表現,但erib-1w並不屬於耐聽的入耳式耳機,在經過一定時間聆聽會感到一定程度的疲勞。

















在plenue1配上erib-1w下
《Canon And Gigue in D》DSD 2.8224 MHz Pachelbel's Greatest Hit The Ultimate Canon
感覺置身於演奏廳中央較前的位置,音場說不上大,但相當出色的層次感,悠揚的弦樂器的高頻延伸,還是恰到好處配合的低音大提琴,都能清楚還原出來。
在耳機的範圍來說erib-1w的價格和質素都屬於上乘,性價比方面筆者認為是高的,因為筆者將erib-1w視為外出享受向的耳機所以並沒有運用過6.3mm,推薦大家向OBRAVO AUDIO及代理查詢並親自前往試聽。
OBRAVO AUDIO官網: http://www.obravoaudio.com/
香港總代理瀛賽拉 SNM: www.snm.com.hk
筆:漢@MusicUnion